历史地理学博士,8次骑行入藏,走过中国3
2022/11/13 来源:不详这是走吧网推送的第个与众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宾:禹贡行者
禹贡行者,年轻的旅行行者,历史地理专业博士,《中国国家地理》自由撰稿人。行走过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全部地级市(个地级行政区),个区县(其中已踏足西藏所有的县),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自行车骑行西藏阿里中线(一措再措线)、川藏中线、川藏南线、京藏线、新藏线、丝绸之路、川藏北线、滇藏线、天山独库公路、帕米尔高原中巴公路等地。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成绩优异,《中国国宝大会》全国三十强。
Q1:感谢正骑行在路上的禹贡行者来到《走吧有约》,非常欢迎年轻有为的行者,请您先给走吧网的万+吧粉们做个自我介绍吧。
禹贡行者,博士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师从葛剑雄先生,《中国国家地理》自由撰稿人。
行走过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全部地级市(个地级行政区),个区县(其中已踏足西藏所有的县),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自行车骑行西藏阿里中线(一措再措线)、川藏中线、川藏南线、京藏线、新藏线、丝绸之路、川藏北线、滇藏线、天山独库公路、帕米尔高原中巴公路等地。
同时也在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取得优异成绩,进入《中国国宝大会》全国三十强。最近一年一直在拍摄全国各地,被遗失的古建筑与传统的历史街区。
Q2:禹贡行者这个网名,感觉很有些历史典故,能否给大家说说这个名字后面的意义。
“禹贡”之名出自于先秦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古人假托大禹之名将天下划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与雍等九州,其大概的地理范围北至今辽东半岛-河套平原一线,南至岭南,西至今乌鞘岭-河西走廊一线。以后的《周礼·职方》与《尔雅·释地》也都将天下按照九州进行划分,虽名称不一,但整体的地理范围与《禹贡》所记载相近。
而禹贡中所记载的九州也成为了古代中国地理版图的代名词。战国时阴阳家邹衍又在《禹贡》九州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九州,即中国以及整个域外世界。
故以“禹贡”来命名,加之“行者”二字既突出公号的主题内容是以旅行见闻为主,又不失对每个旅行目的地背后的历史地理,及其人文因素的探讨。
Q3:您是一位狂热的地理和骑行爱好者,每一位旅行爱好者从小都有一颗热爱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成长,您还记得最初的热爱源于何时吗?
对地理的热爱应该是小学四年级,对于旅行不能算是热爱,我认为旅行只是实现小时候地理知识实践的路径,所以过去我常说“旅行只是手段,提升地理认知上的提升才是手段”。
Q4:骑行旅行以来,这些年都骑行过哪些路线,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年骑行太行山,年骑行了川藏南线,年骑行了中巴帕米尔高原公路,同年还骑行了新藏线,年骑行了京藏线。
年骑行了丝绸之路前半段(洛阳-敦煌),年骑行了丝绸之路后半段(敦煌-新疆霍尔果斯),同年还骑行了川藏北线。
年骑行中尼公路,年骑行阿里中线,即人们常说的一措再措线,这条也是目前中国常规骑行路线中难度最大的一条,年,准确说是这个月完成了川藏中线的骑行。未来的计划暂定了阿拉善到额济纳旗到哈密新丝绸之路路线,和民丰到改则的新新藏线。
Q5:除了如此精彩而丰富的骑行路线,您还走遍了全国所有的下辖县级行政区的地级行政区,也可以说是走遍了全国,这个过程用了多长的视角,代表性的地方分别是哪些?
从旅行者的角度来看,感觉是在纸面上我是走过了全中国,但是从深度角度而言还差得很远,我说的深度不是单单指代数量的累加,而是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对某个地区(可以指某个县、市与省,或者是一个没有行政区划的地理社会与文化区,如潮汕、闽南等)了解加深,而这对我来说才是更有意义的。
Q6:您还是一名“刷保”爱好者,这是一个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好者的简称,在“刷保”方面都有哪些成就和收获,寻访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历史古迹,给您带来了什么感受?
不喜欢用“刷保”来形容我目前的行走,“刷”本身带有较强的打卡意味,只是只重“量”不重“质”的旅行。
“深度的访古”是我年背包旅行延伸的产物,背包旅行大致经历:-年上半年“城市点卯”;年下半年-年上半年“刷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年下半年至今的“深度访古”三个阶段。
原先的背包旅行,更加注重数量的激增与扩充,在旅行中“量”的地位明显大于“质”。虽然在-年这四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地级政区还是国保都有了高速的增长,但因“质”的缺失,导致所有的行走都如“蜻蜓点水”般敷于表面。
从“量”向“质”的转变源于年6月。其实说来也巧,正是这个时间段连续发生了很多事件,先是5月底我把过去的尼康D升级为尼康D,也正是这次升级,让我拍摄时更加注重对古建细部探究;6月2日被复旦录取,6月7日报名参加了《中国地名大会》;6月10日开始山西古建之旅,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尼康D记录古建筑。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