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水国遗址,寻觅远去千年的繁华微游

2023/8/6 来源:不详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城区西北12.5公里处的明永乡,有一片沙窝,沙窝中残存着两座神秘的古城遗址,人们称为黑水国遗址。这座古城一直以神秘而著称于世,它在得名、历史、兴衰、考古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谜团。

这个古城遗址分南、北二城,对称分布在国道两侧,相距约3公里。两个城池造型基本一致,平面为方形,方圆都不足半平方公里,像旧时屯庄或族人城堡。城墙为黄土夯筑,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古城已经颓废得不成样子,城郭内、城墙上,枯黄的野草随风摇曳,而新生的野草正在春天里生机焕发。

城池的来历

一是因黑河而得名。很早以前,黑河绕古城而过,因傍依黑河,故得名“黑水国”。目前,北城外围还有黑河的一段河道。二是当地方言讹传。黑水国古城周边地势低洼,积水成潭,当地老百姓称为“黑水窝”,“窝”和“锅”读音混淆,久而久之,称为了“黑水国”。三是因“黑匈”而得名。民间传说匈奴人肤色黑,称作“黑匈”,后来人们把他们建立的这个古城称为“黑水国”。

黑水国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人所建,史无记载,众说纷纭。年9月,于右任先生同考古学家卫聚贤等人赴莫高窟考察,途经张掖,听说有一座黑水国古城,便欣然前往,却寻无所果,他在《黑水国》一诗中称“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诗前一段小记记述考察情况:“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址,占地10余里,土人称为黑水国,掘者发现中原灶具甚多,遗骸胫骨皆长。余捡得大吉砖,并发现草隶数字。”黑水国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猜想的古城,令许多考古学家想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黑水国遗址既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也是月氏、匈奴人生活的城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据考证,早在多年以前,就有月氏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以黑水国区域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和部落首领的统治中心,社会经济以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为生。

历史上匈奴民族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就建在此地,黑水国因从旁边静静流过的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因发洪水时挟带黑沙滚滚而来,故而得名。黑河水量充足,流域广阔,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中部甘肃张掖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它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之后,最终流入浩瀚的居延泽。黑河是黑水国子民懒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在干旱缺水的西部,有水便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黑水国的几度兴衰,也因黑河而起伏跌宕。

黑水国遗址以南、北两座古城和较多的汉晋古墓著称于世。遗址内含史前文化遗址、汉代建筑遗迹、古城址、古墓群、古屯庄、古寺院遗址以及古代耕地等遗迹,内涵丰富,各类遗址集中在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黑水国遗址内的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下有古城一座。

黑水国遗址内的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下有古城一座。北城堡已被流沙埋没。黑水国遗址遭到了风沙的侵袭,同时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解放前,驻军师长韩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夺,珍贵文物所剩无几。

南城堡与北城堡相距约1公里。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门开在南面,宽约4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土台,正方形,每边长7.5米。

汉墓群南北两侧,有古城堡故址两座,两座城堡造型一致,平面为方形。年,考古专家将黑水国遗址及汉代墓葬群的发现称为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可见其在中国考古历史上的地位。

穿过坍塌坠毁的城门,看到满目的残垣断壁与散落的瓷片汉砖,连同四周绵延起伏的沙丘,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

幽暗中仿佛也能依稀听到刀剑的碰击声、市肆的叫卖声、茶楼的筝弦声和逃离古城时慌不择路的呼喊声。

黑水国古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旅迎来了黎明,送走了夕阳。

站在这里,就仿佛站在了历史的高空,清晰地看到了月氏聚牧、汉匈争战、建县角乐得、茶马交易、兵防屯驻、沙毁古城的漫漫岁月。

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古城的繁荣、悲壮、沉稳和脆弱对历史的演绎;看到了遥远的汉唐。

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迁,到如今早已湮灭,只留下残垣断壁,只有那些神秘的传说给人以无尽遐思。黑河从古城旁静静流过,只有它见证了黑水国往昔的辉煌。

图片来源:金张掖旅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