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撤走专家,开国中将大喊中国导弹事业还
2022/12/1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_pc.html
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我国,悍然决定撤走全部在华的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了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
不等我国作出反应,苏联方面又发来第二个通知,告知苏联专家将于7月28日至9月1日全部撤离中国。
对于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径,我国发出了义正词严的照会。
而此时,P-2导弹仿制工作已进入决战阶段,导弹即将开始总体装配,试射任务也一天天临近。
一系列猝不及防的突变接踵而来。苏联这种釜底抽薪的行为,无疑给我国导弹仿制和发射试验造成极大的困难。
8月2日,总参谋部指示东风基地:苏联专家即将全部奉召回国。基地的一切工作都要建立在自己力量基础上,不要存在任何外来援助的幻想。
国防科委还传来聂荣臻元帅的指示:在苏联撤走专家前,各有关单位,抓紧一切机会,虚心请教,尽可能态度友好地向苏联专家多学点东西;专家撤走时要以礼相待。
根据上级指示,东风基地领导要向全体专家传达中国政府的照会。
平心而论,对于赫鲁晓夫集团背信弃义的行径,孙继先怒火中烧,他真想好好撒撒气,开个斗争会。
在东风基地,司令员孙继先可是个豹子,平常话不多,真的发起脾气来,天王老子都不怕。
副司令李福泽虽说是个大知识分子,说起话来比孙继先还“鲁”,发起脾气来比孙继先还暴。
如果单纯传达照会,苏联专家很可能中途退场或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为此,孙继先召集基地常委开会,统一思想,决定以招待苏联专家的名义,举行一次欢送宴会,在祝酒时传达照会。
第三批来中国,帮助东风基地进行设备安装、指导导弹调试、发射的苏联专家一共91人,其中37人因工作期满先期回国,留在基地的还有54人。
基地在专家招待所举行欢送宴会,餐厅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专家们边吃边喝,听基地首长发表“答谢”讲话。
主持欢送宴会的是栗在山政委。
一开始,孙继先司令员讲了几句开场的祝酒词:衷心感谢苏联专家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深切感怀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接下来,由栗在山政委原原本本地宣读中国政府的照会全文。栗在山一改往日随和、平易的神态,气宇轩昂,言词铿锵。餐厅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专家们都放下了酒杯,放下了刀叉,聚精会神地听着照会中的每一句话。虽然照会很长,餐厅里却没有一点声响,更没有人中途退场。
听罢中国政府照会,专家们的情绪非常低落。大家在餐桌上小声地议论着。他们认为,苏联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拿援华当儿戏。
有的专家在答谢讲话中充满歉意:“我们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是真心诚意帮助中国的,对于苏联政府的做法,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当李福泽给第三试验部专家组组长柯瓦廖夫中校敬酒时,柯瓦廖夫眼里噙着泪,酒杯贴在嘴边却怎么也喝不下去。
李福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哽咽地说:“我这杯酒更苦……我们刚刚开始合作,你就走了……”
还有几位年轻的专家围着餐桌,轻轻哼唱起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以表悲愤的心绪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义。
只有少数几位专家,特别是契尔科夫,顽固地为本国政府辩护,散布一些极不友好的言论。
为了表示友谊,欢送会结束前,孙继先代表东风基地送给每位苏联专家一枚“中苏友谊”纪念章和专门从北京买来的小礼品。
全体专家胸前佩戴着纪念章,与孙继先等基地领导,在小礼堂门口留下最后一张合影。
苏联专家正式撤离东风基地的日子屈指可数。孙继先按照聂荣臻元帅的叮嘱,要求基地全体指战员和工作人员,一如既往,尊重每一位苏联专家。
他说:“中苏两国人民是友好的,我们要把‘背信弃义’这笔账,记在赫鲁晓夫集团身上!”
东风基地党委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真诚和友善,使苏联专家们深受感动。
他们抓紧有限的时间与基地技术人员交接工作,反复交代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测量部的一位苏联专家把4本讲稿偷偷地交给基地的翻译。有些专家担心保密本被集中收回销毁,悄悄地把他们的保密本交给中国翻译,让他们连夜抄下来。
还有的专家甚至私下对中国同志说:“我相信,中国的发射一定能成功!”
在北京,仿制导弹总设计师梁守槃不甘心放弃国产液氧推进剂。
他对国产液氧助燃剂的化验结果进行了反复计算和验证,再次证明中国自己生产的液氧没有问题!他立下军令状:
“如果用符合标准的国产液氧出现严重后果,我梁守槃愿接受一切处分。”
梁守槃把液氧化学分析资料送给驻五院发动机专家组组长施涅金,请他给出一个结论。
施涅金是一位正直的苏联专家,与中国航天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当其他苏联专家收拾行囊准备撤离时,施涅金闷闷不乐,他不愿意放弃做了一半的工作,给中国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就在临走前的那个晚上,他再次对照液氧助燃剂的技术标准,反复验证了中国国产液氧的检测报告,明确告知梁守槃:“中国生产的液氧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在东风基地工作的54名苏联专家和他们的家属子女,于8月4日和18日分两批撤离额济纳旗,到北京集中。
基地派专人为他们安排在北京的食宿,组织他们游览北京名胜古迹,
在北京火车站宽敞的一号站台上,苏联专家与送行的中国同志依依惜别。
大家热烈地握手、拥抱、亲吻。鲜花和热泪,祝福与嘱托,戈壁滩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为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共同奋斗。
此时,他们凝聚成一个共同的心声:任凭风吹浪打,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苏联“老大哥”一个不留地全都走了。大干快上,热火朝天,沸腾了近3年的额济纳旗戈壁滩,顷刻变得一片寂静。
虽说是盛夏时节,戈壁滩却如同遭遇了一场罕见的西伯利亚寒流。
送走最后一批专家的这天晚上,孙继先整宿没睡,没有苏联专家的指导,独立完成P2导弹的全程发射任务,我们的队伍到底行不行?
孙继先客观地分析了苏联专家撤走后的整体形势:仿制P-2导弹发射试验成功,很重要的还取决于我们科研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我国的工业水平。
过去,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苏联专家拍板,现在要靠我们自己独立做决定。
经过一夜的思忖,孙继先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准备尽快召开基地党委会,群策群力,由大家来想办法。
天刚放晓,孙继先便起身,在专家招待所门前的场坪上,身手矫健地舞了一阵拳脚后,又去操场看部队出早操。
他精神抖擞地站在操场中央,就像一枚定海神针矗立在戈壁沙海之中。
上午,孙继先召集东风基地全体党委委员紧急开会,详细研究和部署基地的全盘工作。
在会上,全体委员统一了认识:东风基地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坚定全体官兵的决心与信心,相信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把p2导弹发射成功!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契尔科夫说我们不行,我们就要做出个样子给他看看!
赫鲁晓夫不是要看中国人的笑话吗?我们就是要比苏联专家在的时候干得更漂亮!
下午,基地党委在小礼堂召开干部大会。与往日相比,会场的气氛有些沉闷。
司令员孙继先精神百倍地走到讲台前,他声音洪亮地说:
“同志们,苏联专家虽然走了,但中国的导弹事业还有我们!不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要怕,就是天塌下来,中国人也能顶得住!”
孙继先每说一句重话,就用拳头用力捶一下讲台。台下数百官兵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赫鲁晓夫集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东风基地广大指战员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基地首长的讲话更加鼓舞了大家的斗志。第一试验部和各单位的代表纷纷上台表决心。
官兵们坚决表示,不低头,不气馁,坚决用实际行动,迎接挑战!一定安全、圆满地把第一枚P-2地地导弹发射上天!
会后,参加首弹发射的各部门抓紧练兵。试验一大队根据上级要求找难点,查薄弱环节,加强基本功训练。
第一中队瞄准班,一次测角时间由90分钟缩短到20分钟,最后缩短到不到10分钟。
加注中队加注液体推进剂的操作只用了3个小时即完成,是实弹操作以来最快捷的一次。
苏联专家撤走后,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在会上,周总理传达了不久前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毛主席的讲话。毛主席以特有的幽默,表示了对赫鲁晓夫的强烈不满。
他说:“从现在起,我们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很好!如果给了,这笔账是很难还的。”“我看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枚1吨重的大勋章!”
这次军事会议重新研究部署了中国导弹、原子弹发展规划。
参加会议的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人一致同意,用国产推进剂把P-2导弹送上天去。
会后,周总理再三追问孙继先:“你坦率地回答我,第一次发射地地导弹,你究竟有多大把握?”
孙继先如实回答:“应该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总理又问:“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呢?”孙继先回答:“因为是第一次发射,我们缺乏经验。但我们要用过细的工作和熟练的操作去争取百分之百!”
总理满意地说:“不错,万事开头难,我相信东风基地的解放军官兵,一定能排除万难,赢得首次发射的胜利!我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基地广大官兵精神饱满,斗志高昂,竞相请战,部机关、各技术处、试验大队、各中队都向部党委写了决心书、保证书。
司令员孙继先、政委栗在山和副司令李福泽,都下到试验第一线,认真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身为基地司令员和党委书记,孙继先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实现向周恩来总理保证的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他通过在现场跟苏联专家罗金“跟班”学习掌握的关键要领,一直跟着导弹调试的操作程序走。
测试的每个数据,他都要亲自过目,操作过程哪怕出现一点异常,也休想瞒过他的眼睛。
9月10日,额济纳旗戈壁滩迎来少有的好天气,天空一片蔚蓝。庄严的时刻到了。所有人员撤离发射场!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
在地下指挥所,“阵地主任”吕诚华和发射第一中队中队长忠勇,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发射一中队最后的操作动作。
这位跟着孙继先从朝鲜回国要干“大买卖”的吕诚华,今天是P-2导弹发射的“零号”指挥员,导弹发射前,由他发出一连串的口令:“一小时准备!”“半小时准备!”“一分钟准备!”
戈壁滩一片寂静,人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即将起飞的P-2导弹。
7点42分,吕诚华强劲地发出最后的口令:“开拍!一点火!”年轻的操纵员赖继丛少尉,镇定果断地按下了“点火”擞钮!
霎时间,只见P2导弹尾部喷出浓烈的火焰,伴着雷鸣般的巨响和熊熊的火光,导弹在滚滚浓烟中腾空而起,缓缓地垂直上升……
整个发射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攥着拳头,紧张地等待着,等待着……
7分钟后,调度单机里终于传来弹着区的消息:P.2导弹准确击中目标!
这一喜讯瞬时传遍东风基地的每个角落。人们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寂寞千年的戈壁滩一片沸腾!
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17天,中国在自己新建成的导弹训练基地,使用国产推进剂,由自己的试验技术人员独立操作,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地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