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在放管服
2023/6/12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546148.html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政府,阿拉善盟行署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着力在“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依托“互联网+”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格局,稳步推进我盟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在我盟全面形成。
一、推进管理机制体制改革
一是聚焦简政放权,推进平台整合。根据国家、自治区关于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要求,整合成立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盟旗合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放管”结合向基层放权,保留设置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高新区三个平台分支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限额交易。其中:盟本级、阿拉善左旗、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以及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矿业权出让及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进入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各旗(区)分中心承担辖区范围内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及万元以下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的进场交易业务。提高旗(区)分级交易限额标准的举措,大大节约了因层层上报申请,跨属地协调所耗费的时间,对促进旗区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拉动基层经济增长、保障基层运转有重要作用。
截止5月底,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分中心自行组织完成建设类工程项目交易82宗,交易额2.67亿元,同比交易量增加14宗,交易额增加1.22亿元。
二是聚焦部门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交流、协调、配合,统筹解决招投标领域重大问题,建立由行署分管盟长挂帅、行署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公共资源交易联席会议制度,替代“一委一办一中心”的运行管理模式。统筹调动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性、发挥协同监督作用,有效打破少数人监管,被动式监管的弊端,对提高全盟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有重大意义。
二、推进高效规范平台建设
一是聚焦集约规范,推进全盟一张网交易平台建设。坚持把全盟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作为核心定位服务,结合“五个统一”思路,开发建立统一交易系统、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统一交易服务标准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横向涵盖所有进场交易项目,纵向贯通旗区子端口。盟、旗、区数据集约在全盟唯一的官方交易平台,既是落实集约型政府网站建设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多头运作、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的问题,其“官方”性可避免服务对象在鱼龙混杂的搜索词条中找错网站、浪费时间、上当受骗。
二是聚焦便捷高效,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全盟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交易方式的进场项目实现项目资料网上流转、部门联合审批备案、交易文件自行下载、标书在线制作上传、保证金自动缴退、专家自动抽取语音通知、系统辅助开标评标、自动生成评标报告、网上领取中标通知书、电子档案自动归集全流程电子化。电子签章、电子保函、双信封电子评标、技术标暗标评审、联合体投标、CA互认等特色个性化功能趋于稳定。各方交易主体所有业务全程一网通办,实现“只跑一次腿”,甚至“一次不用跑”目标。
三是聚焦优化升级,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升级服务。疫情防控期间,转“危”为机,加速系统升级进度,在全区率先采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完成“开标必见”到“开标不见”华丽转身,全面恢复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项目交易的影响,有效助力复工复产,扎实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投标、开标、评标全流程“不见面”与传统现场电子开标、投标企业现场电子签到、递交纸质标书及相关资质原件、工作人员核实相关数据、三方解密、电子唱标等环节相比有力的压缩了交易时间。如年4月29日,在盟直中心成功组织开展的《“-HC”工程施工》招标项目,预算金额达万元,参与该项目的有效投标主体共52家,按传统电子招投现场开标做法至少需要近4小时才能完成开标工作。但不见面开标只需投标企业网上签到即可,工作人员只需20分钟轻松完成开标相关工作,提高交易工作效率11倍。
截至5月底,已组织不见面开标次,完成交易宗,交易额8.32亿元。
三、推进服务质量高水平发展
一是聚焦便民省时,推出主动服务制度。为方便服务对象,设立“一门式”咨询服务大厅和“马上办”窗口,梳理编制服务指南,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AB岗、服务承诺和延时服务等制度,并列出办事清单、负面清单,同时升级推出“容缺受理+承诺制+撤销前置”服务方式,即招标(采购)单位在申请交易事项时如缺少次要材料,作出补充申请材料书面承诺后,中心即先行受理该申请事项,并进入实质性交易程序。实现了交易项目当天申报、当天受理,有效扩大市场主体参与数量,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二是聚焦民生重点,推出“绿色通道”服务。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对当前疫情急需的医疗物资及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城市绿化、基本民生等重要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安排,推行“保姆工作法”,提前介入、统筹安排项目进场交易,实行全天候服务,项目即到即办、时间交叉开评标,将公开招标项目从入场登记到中标通知书发放时间压缩至25天,国有产权交易挂牌周期由原来30天缩短到7-15天完成。如五一假期,组织完成乌斯太至乌兰布和公路节点及两侧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施工及监理开评标工作,为开工抢时间、促进度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三是聚焦利企降费,推出无纸化交易服务。对投标人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变内部3级审核为1级核验,且只验进场要件,不审交易文件。同时,取消政府采购单一来源保证金收取、取消代理机构收取资料费、取消纸质版响应文件、原件和投标人到现场参与交易活动的要求,大力推行“网上受理”“线上CA办理”“数据电文投标”“电子评标”,尤其是“不见面”开标以来,将投标人在制作纸质投标文件、打印标书、交通住宿、人员配备等环节成本直降为0元,同时降低了投标主体差旅成本,估算为每个投标企业每次至少节省元直接费用。截止目前,线上“不见面”办CA锁笔,CA锁续费次。
四是聚焦主体意见,推出“班子巡察”和“群众反馈”服务。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建立“班子”巡查制度,班子成员视项目情况不定期、不定时深入开标、评标现场巡视,现场发现问题,指正问题。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公开设立“主任邮箱”广泛接受社会意见,及时解决让群众犯堵犯难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水平,着力构筑“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四、推进监督机制改革
一是聚焦制度落实,推出公共资源交易督查落实机制。在“招标人(采购人)+行业主管部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模式基础上,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招标人、监督管理部门、交易中心的监督管理,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纳入督查督办范围和目标考核管理。
二是聚焦内部制约,推出平台内部运行控制机制。坚持迈开大胆创新、结合实际、勇于改革的大步子,成为全区首家按业务流程分段设置内设机构的交易中心。按照“标前、标中、标后”环节分段设立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督查等业务科科室。对照交易流程和关键节点,梳理潜在风险点59个,建立防范措施72条,明确了各科室风险点,并且植入信息化系统中,实现自动预警、主动提示,做到时时警醒、处处告知,形成自律防控为主、内部协同监督为辅、各科室合力齐发、制衡有效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三是聚焦中介专家,推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监督管理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监督管理办法》,对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履职行为实行计分考核、动态管理,对其违法违规及不正当行为进行通报、反馈,目前,中心以已对2家代理机构不正确履职的行为进行通报,对3起因电子交易系统运用不熟而导致项目评审受阻行为予以警示提醒。
四是聚焦信用共享,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和共享机制。督促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运用“信用中国(内蒙古)”等信用信息系统查询结果,及时将各行政监督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在“阿拉善公共资源交易网”“曝光台”专栏予以曝光,并在CA办理、项目评审环节运用处罚结果。目前,共在公共平台发布7条不良行为通报,限制36家失信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五是聚焦科技手段,推出公共资源智慧监管机制。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从地域上隔离招标人、投标人和评审专家,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对投标文件的计算机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比对,打击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是聚焦现场见证,推出现场写实报告制度。严格交易现场监督管理,建立交易各方主体写实记录和反馈通告制度,对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协调处置。目前,已向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反馈涉嫌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10起,核实处理9起,1起不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