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让额济纳守土戍边户享受

2022/9/2 来源:不详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地处偏远,牧民居住分散,肩负着守土戍边的职责,以往的服务很难满足牧民的文化需求,近日,通过“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这一数字化的服务实现了资源均等,及时让守土戍边的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同步的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改革的成果。

依勒勒图是马鬃山苏木苏海布拉格嘎查的牧民,他所居住的四方山地区距离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公里,长期驻守在蒙甘边界,交通极为不便,无通讯信号覆盖,依勒勒图养了多峰骆驼,一遇到问题就跑80公里的路去苏木找兽医,费时费力。通过“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设备,就能学到很多养殖技术。现在,依勒勒图再也不用担心骆驼饲养技术方面的问题。

牧民

依勒勒图

今天“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来我们家安装了设备,对我来说很方便,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有关畜牧业方面的内容,还可以看蒙汉双语的视频,查资料、学技术很方便,下载好的电影在外面放牧也能随时看。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是一项文化共享工程,是自治区结合人文地理环境情况实施的一项创新型数字文化服务模式,符合苏木镇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守土戍边的生活对于牧民来说是枯燥的,但设备的接通,对牧民傲云其木格来说无疑是一件高兴的事儿。

傲云其木格

我们能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时政新闻,能看到蒙古语方面的视频和书籍。

蒙古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部主任

张耀天

我们在无网络环境下搭建了数字移动加油站,农牧民可以通过加油盒进行数字资源的访问。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主要通过建立二级数字加油站,充分利用无线WiFi技术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偏远地区无网络覆盖的农牧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内蒙古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部主任

张耀天

农牧民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连接蒙古包智能设备的WiFi,访问里边的数字资源,我们在移动加油盒里灌装了4T的资源,里边包括一些热门电影、电子图书、双语资源、还有一些农牧业养殖技术资源,农牧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到党政党建方面的一些知识。

旗图书馆馆长

张海龙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这一成熟的基层服务模式,不仅有效破解偏远农牧区共享文化资源受限的难题,而且打通了额济纳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马鬃山苏木苏木达

胡日查

通过此项惠民工程确保我们马鬃山苏木守土戍边牧民守得住、留的下、有保障。

来源: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