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取景器里,春夏秋
2023/1/8 来源:不详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年1月3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写下这些文字是在年12月,活跃的拉尼娜现象使此刻的内蒙古更加寒冷。
身处四季分明的内蒙古,我的工作是安静地透过相机的取景器看春夏秋冬四季流动,用快门定格这块色彩不断变幻的大地上发生的故事。
↑这是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镇风光(年5月26日摄)。
5月,内蒙古的春天刚刚拉开帷幕,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塞上春耕像是大地上展开的一幅画卷。
在连绵起伏的田野深处,有一所矗立在山顶的小学,全校从幼儿园到六年级只有33名学生,因为当地外出务工者多,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不少还是单亲家庭子女。
33名学生里,有20多名寄宿在学校,最小的寄宿生只有5岁。为了帮助学生们建立自信心,这里的老师组织学生朗读文章,并上传到播客App上。5月的商都县常常北风呼啸,但是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响彻云霄。
↑年5月28日,老师郭美艳(右)给学生录制朗读音频。
↑年5月28日,大库伦乡小学的孩子们上体育课。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阿拉善盟东风着陆场着陆。从6月到9月,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回收正好跨越了这一年中最忙的夏季。
神舟十二号发射当天,我和同事凌晨3点就出发前往拍摄区域,在戈壁滩上苦苦等待了半天才抵达摄影点位。我们三名摄影记者分工明确,我负责用mm镜头全程拍摄船箭组合体发射升空。
随着火箭点火,轰鸣声震耳欲聋,船箭组合体缓缓升空。
我只有一分钟的拍摄时间,而且,在这一分钟的后半段里基本要手持mm镜头仰天拍摄,一边持续对焦,一边保持镜头和机身稳定。在周围观众的欢呼声里,快门声也响个不停,直到飞船在视野里消失。
↑年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没有功夫像观众一样去兴奋,我立即打开电脑开始发稿,比干海事卫星和卫星小站都已经提前架设好了,我蹲在地上,用衣服盖住头遮挡阳光,以便看清屏幕挑选照片。
整个过程紧张又有条不紊,只是夏天戈壁上的炎热让人印象深刻。
9月份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回收任务,是今年所有报道中的重头戏。这是神舟系列飞船第一次在东风着陆场返回,对我们来说也是充满了挑战。我们提前多日进入返回场踩点调研,对地形地貌有了全面的了解,然后就是静待飞船着陆。
同样是凌晨出发,太阳升起时抵达预定拍摄点位,然后,我们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等了7个小时。
等待的时间里,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更难受的是没有睡意。除了等待,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离预计的飞船返回时间越来越近了,只听天空一声巨响,是返回舱开伞的声音。
我大致判断出声音的方位,便乘车往那个方向疾驰。
汽车开出相当一段距离后,我看见返回舱已经着陆,巨大的降落伞还没有收,周围刚刚拉起警戒线。
我迅速下车,使用-mm镜头快速拍摄了多张照片,看三名航天员还没有出舱,我便准备发稿。没想到这却是我在此次报道中一次判断失误。因为海事卫星怎么也连不上网,浪费了大量的拍摄时间后,我只能放弃发稿,再次返回警戒线外拍摄。
↑年9月17日,工作人员在对返回舱进行处置。
在绕行一圈后,我拍摄到了三名航天员坐在椅子上的画面,但错失了航天员出舱的画面。好在分社的同事任军川老师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到了返回舱开伞、着陆的绝佳瞬间,弥补了我没有拍到出舱画面的缺憾。
↑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回想起来,每次报道航天器回收,发稿快是制胜法宝,但是也要确保能拍到重要瞬间和绝佳画面,如何在紧张的条件下作出正确的判断,保障发稿畅通,我意识到自己还需不断学习。
↑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
↑年9月17日,工作人员在对返回舱进行处置。
年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是热闹的一年,也是内蒙古分社航天报道的重要一年。
夏天过去,秋天到了。9月“神十二”刚回收,10月又有“神十三”发射。与众不同的是,这次发射是在夜间。
出发前,我仔细研究了其他分社同事拍摄货运飞船夜间发射的照片,大致确定了拍摄参数,然后就是不断地寻找最佳拍摄点位。
通过在额济纳旗几天的踩点,我们将点位选在离发射场较远的一处河边,这样一是能长时间曝光拍摄到飞船在夜空中的轨迹,二是能够借助水面反光增加画面亮度。
10月的沙漠,夜里温度很低,我和同事穿上军大衣,架设好机位,几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自热米饭。
距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再次调整了脚架位置,确保我负责的四个机位正常,并用手电在秒曝光时间内均匀补光,让胡杨树的前景和飞船轨迹曝光均衡。
虽然我离发射场很远,但发射时还是能感受到大地的颤动。
只见船箭组合体喷射着火舌,照亮了夜空和河面。我一手按下一台相机的快门线,一手按住另一台相机的快门,便开始在心中默数秒。
眼看飞船划出弧线,我松开快门,查看成片效果。
画面中,飞船轨迹清晰,前景胡杨曝光准确,另一台相机的竖幅成片效果差一些,第三台自动拍摄的相机曝光时间略短,但是前景却是最佳。
顾不得多想,我开始发稿。四台相机一共四张照片,第一次夜间拍摄飞船升空,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北京时间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秋去冬来,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在11月5日至9日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雪天气。
11月8日,我意识到这场大雪很有可能成灾,便与两位同事,驱车36小时前往通辽。
大雪路难行,在通往通辽市的国道上,雪厚近一米,汽车只能以3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雪墙中间。到了通辽,雪灾的景象更令人震惊,路边的汽车被雪覆盖,清理出来的积雪在城市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随后的几天里,我们深入到农村牧区调研受灾情况,采访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城市保供情况。大雪成灾的景象让人心焦,党员带头救灾、村民互帮互助减灾以及人们迸发出的团结友爱的力量更让人心生敬意。
↑年11月10日,在内蒙古通辽市,汽车被积雪覆盖。
↑年11月13日,在库伦旗先进苏木龙王庙西嘎查,村民清理玉米上的积雪。
↑年11月11日,在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站南编组场,武警官兵在清理积雪。
↑年11月11日,在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站南编组场,武警官兵准备清理积雪。
↑年11月11日,在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站南编组场,武警官兵在清理积雪。
12月,总社策划了“全球拍天宫”系列稿件。在总社编辑的协调下,我们和8K摄制团队在乌兰察布乌兰哈达火山群拍摄了中国空间站过境的8K视频,这也是新华社的首个8K视频。
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看着天宫空间站这颗最亮的星划过夜空,也算是给我全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年11月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拍摄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照片(轨迹为多张照片堆栈)。
一年来,我无数次拿起相机,透过取景器,看内蒙古的四季变换。
回望,我的足迹遍及内蒙古12个盟市,拍遍了沙漠戈壁、森林草原、载人航天、凡人大爱。
对于我来说,摄影工作不单纯是完成发稿任务,更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我希望年,自己能脚踏实地走下去,定格下更多精彩的瞬间。
扫描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