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夏德明支边知识分子的气象情

2023/1/28 来源:不详

在内蒙古气象部门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支边知识分子”,主要是指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内蒙古气象部门工作的志愿者,而夏德明正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夏德明年出生于上海,年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在西北军区气象处气象军事干部学校学习气象知识。年,他被委派到大漠深处的吉兰泰建气象站,开始了在荒漠戈壁艰苦创业,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历程。此后,他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现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内蒙古气象事业。

报名参军奔赴西北

克服困难学好气象知识

年,就读于上海浦东区陆行中学的夏德明还不满16岁。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强大的革命洪流激励下,他不顾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他的行为受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很快被上级军事部门批准参军。

年7月16日是夏德明终生难忘的日子,他跟随一起参军的多名学生来到上海火车站,即将奔向祖国大西北。

出发的那一刻,天下起了雨,前来送行的父母依依不舍年轻的独子,泪流满面,望着雨中孱弱的父母,夏德明的眼泪流了下来,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坚定的选择,他和同学们登上了西行列车,由此踏上革命征途。

老兰州车站

图为兰州宣传图

经过十几天长途跋涉,辗转颠簸,夏德明和同学们在7月29日到达西北军区气象处气象军事干部学校。

气象处的处长叫刘殿英,是一个老革命,师级干部,曾在彭德怀领导的部队任职。在听完刘殿英的介绍并参观完气象台后,夏德明初步了解了气象工作原来是管老天爷的,要提供气象信息,做天气预报。飞机的起飞降落,部队的作战打仗,以及城市厂矿建设等都需要掌握气象信息。因此,他觉得气象工作很有意义。

年春,训练队开始进行正规系统的气象观测业务学习。夏德明清楚地记得,在学习初期,因为年龄小、爱玩,又觉得自己初中物理、化学学得好,课余时间,他时常泡在篮球场,结果考试成绩很一般。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喜欢上了气象观测课。教授该课程的牟晓初老师对他特别照顾,经常在课后单独给他“开小灶”。慢慢地,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自觉性越来越高。在结业考试时,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年11月,短暂的学习训练生活结束了,鉴于夏德明学习成绩优异,组织决定让他留校当助教。

吉兰泰气象站观测员们合影

主动请缨吉兰泰建站

扎根大漠初心不改

年,国家正式颁布《地面观测暂行规范》,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部气象业务规范。

年下半年,夏德明所在的训练队接受了一项任务——把西北地区各个台站气象人员组织起来,培训新规范,确保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时不出现混乱。

当年11月,代训任务完成后,夏德明被分配到宁夏军区气象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建设气象站后,他的业务实践能力大幅提高。随后,他下决心要到艰苦地区继续锻炼。

了解到沙漠深处有个叫吉兰泰的地方要建站,他主动找领导申请去吉兰泰。年11月,夏德明和四五个观测员、报务员一起前往吉兰泰建站。他们到那里时已是深冬,沙碱土被冻得特别坚硬,他们费了很大力气,劳动了半个多月,才把风向杆等仪器设备安装好。由此,吉兰泰气象站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上建立起来了。夏德明被任命为吉兰泰气象站观测组长兼机要观测员,后被任命为站长。

图为吉兰泰线

建站之初,在漫漫沙海里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为此,站里特意买了两只骆驼。

年冬,夏德明出去开会,途中遇到恶劣天气,骑在骆驼上的他冻得说话都很困难。他和同行的摇机员辗转许久才找到一个蒙古包,快到蒙古包时,夏德明已经冻得从骆驼上下不来了,摇机员把他扶了下来。蒙古老乡看他冻成这样,直接把他领到蒙古包的角落。当时,夏德明有点不理解,原本以为会靠中间火炉近一点儿,暖和一点儿。蒙古老乡拿出白酒,在他的身上用力擦,擦得发热后,他终于缓了过来。后来他才明白,冻伤后如果马上烤火,容易致残。

时隔60多年后,夏德明回忆起自己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深情感谢救他性命的蒙古老乡。他说,自己这条命是蒙古老乡给的。

地面观测是吉兰泰气象站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年开始,气象通测合一,地面观测员在熟练掌握观测技术的同时,还要学通报、发报技术。当时,气象站的观测员、报务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有的在基层站工作过,有的刚从气象学校毕业。为此,夏德明组织业务人员集体学习新规范,让所有人都能上机操作。为提高业务质量,他还注意引导大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编成小册子,每天上班时对照使用。

吉兰泰气象站自年元月正式开始观测工作,一直到年夏德明离开,连续保持高质量,无事故。年到年,该站连续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系统先进集体。

图为夏德明在发送观测数据

忘我工作愧对妻儿

风雨兼程三进三出戈壁

年,当时的中央气象局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气象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农业服务为重点,这在气象史上是一个转折。夏德明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他认为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年8月,夏德明调到巴彦淖尔盟气象局工作。年1月1日,巴盟气象台在磴口城区西侧新址正式启用,夏德明兼任气象台台长。

当时,夏德明的妻子即将临盆,但他忙于防秋霜服务和迎接调研人员,根本抽不出空陪伴妻子,他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已经做了父亲。后来,一直等整个河套地区防秋霜结束后,他才回去看望妻儿。虽然妻子没有责怪他,但他感到很过意不去。

图为河套地区

年4月,夏德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他立下誓言:要真正做一个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努力奋斗的战士。

年到年,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相继在阿拉善盟建立了七个气象站,这些站点既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气象资料,也直接为酒泉导弹发射基地提供气象情报。

年4月下旬,夏德明接到自治区气象局通知,要求他接受中央军委布置的一项任务——在额济纳旗西边、距离中蒙边境两华里的呼鲁赤古特建站。

观测地形时,他们发现选定的站址在中国边境内有个沙包,基于观测条件和保密需要,他们平了半个沙包,站址被沙包挡着,对面山腰的蒙古边防哨看不见站址。划定观测场后,安装仪器,架设风向杆,他们紧锣密鼓忙了半个月,终于把观测场建好了。比原定7月1日观测发报提前了一个月。如此快的建站速度令有关领导感到意外,而这件事也让夏德明自豪了半个世纪。

夏德明三进三出沙漠戈壁共计天,行程近公里,坐在卡车上风吹雨打日头晒,他什么滋味都品尝过。

要真正做一个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努力奋斗的战士。

——夏德明

图为夏德明骑骆驼穿越沙漠

夯实基础业务质量飙升

不辱使命大胆探索创新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上来。

年11月,夏德明被调到乌兰察布盟气象局任副局长。年3月,组织上指定他负责全局工作。

气象工作的关键在于业务质量。从年开始,夏德明把业务训练作为突破口,建立业务学习考核制度,把业务质量和个人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挂钩。年后,乌盟气象台站总错情率比年降低了37.2%;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质量比年提高了14.8%。

年,参加完全国处级干部气象现代化研讨班后,夏德明对气象部门如何实现气象现代化有了自己的思考。他坚信通信业务现代化是关键,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重点抓乌盟局的网络建设,从单边带、甚高频、微波,再到开通有线网络,一步步走到了气象部门业务建设的前列。

图为夏德明获得荣誉证书

先进技术需要仪器设备与之配套,但资金短缺是“拦路虎”。为此,夏德明决定寻求支援。当时,北京气象中心慷慨支援,把刚替换下来的德国西门子收报接收系统无偿送给了乌盟气象台。

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开发,最终目的是应用于服务。乌盟是冰雹多发区,夏德明认为气象服务要起到趋利避害的作用,就要抓好防雹减灾工作。他专门抽调人员购买高炮,建立防雹试验站,成立防雹专业队。年,乌盟人工防雹保护农田万亩,年经济效益达万元。

年3月,夏德明调到呼和浩特市气象局任调研员。虽退居二线,但他还保持一线工作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呼市气象局领导的工作,草拟呼市五年气象业务科技发展规划,协助组织人员编写呼市农业气候区划……

从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到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夏德明跟党走的决心始终坚定不移。

他是新中国气象事业蓬勃发展的

建设者和见证人,

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奋斗了一生,

奉献了一生,

对此,

他无怨无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