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游客转运是疫情应急处置中的大胆
2023/9/25 来源:不详10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仅有3万多人口的地方却滞留了近万名游客。地处边远、人手不足、物资匮乏,疫情防控如何开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对滞留游客实施科学有序、分类分批的转运工作,成为“疫情应急处置中的大胆创新”。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额济纳旗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方圆公里范围内没有其他城市,人员物资补给路途遥远。如何保障滞留游客安全,成为疫情应急处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0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内蒙古等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疫情处置工作。10月25日,综合组又派出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部门组成的滞留游客转运工作专班前往额济纳旗,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成联合工作组。根据疫情的严峻形势和防控工作中的瓶颈与堵点,联合工作组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近万名滞留游客从高风险区转移到低风险地区。
联合工作组认真分析疫情扩散风险,制定转运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全区资源,实施转运工作。10月27日夜间,第一批滞留游客乘旅游专列返回河南郑州,到11月2日上午,最后一列散客专列抵达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火车站,额济纳旗近万名滞留游客的转运工作全部结束。
10月27日,滞留在额济纳旗的游客在登上大巴车前挥手道别。新华社记者贺书琛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内蒙古工作组滞留旅客转运工作专班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长罗会明说,通常情况下,就地控制风险是传染病防控的常规思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应急处置中更是“应”将疫情风险控制在高中风险地区,减少疫情外溢和扩散。组织实施额济纳旗疫情高风险地区滞留游客大规模转运和集中健康监测,是在疫情严峻、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做出的“及时、科学、审慎和果断的决策”,是“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中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创新”。
重大决策:近万人千里大转运
罗会明说,专家们综合分析评估额济纳旗的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额济纳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情况、老年游客的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认为大量游客滞留成为额济纳旗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风险点。
“把滞留在高风险区的游客转运到低风险地区,一方面减少了游客滞留期间可能出现的感染传播风险,另一方面本地的防控措施也能更好落实。”罗会明说。
10月28日,即将离开额济纳旗的滞留自驾游客车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雪冰摄
从10月27日至11月2日,近万名符合转运条件的游客陆续被闭环转运至低风险地区。罗会明说,游客转运首先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是非确诊、非无症状感染者、非密接、非次密接的“四非”人群,坚持自愿原则,承诺遵守转运后集中健康监测等管控,在额期间已按规定至少检测4次核酸且阴性,离额转运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等。
转运按照旅游专列、旅游巴士(包车)、散客和自驾等游客类别,分类安排转运,严格做到“点对点”封闭管理。转运过程中,政府不仅提供生活保障、医疗保障,还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干预。
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减少危害
转运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疾控局、国铁集团现场调度和落实,从全国调动名专家和工作人员,3天内调度和规划7列铁路专列保障运输,指导地方摸清滞留游客数量、做好旅游酒店服务保障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从全区调集名医务工作者、名公安干警、志愿者参与到转运等疫情防控工作中。河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辽宁、陕西等相关省份,以及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城市周密部署和精细实施,做好滞留游客的闭环管理和集中健康监测。
罗会明说,多省区、多部门联动协同,各地政府周密部署和精细实施,志愿者无私奉献,滞留游客广泛理解支持,每一个环节都令人感动。这次转运也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了伟大抗疫精神。
10月29日,民警引导滞留游客车辆通过额济纳旗收费站。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游客转运基本完成并不代表这项工作已经结束,罗会明强调,“目前工作只完成了一个阶段”,转运的游客到达目的地后还要进行14天的集中健康监测和多次核酸检测、控制传播。
11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与内蒙古疫情防控指挥部已派出联合督导小组,赴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实地调研督导游客集中健康监测工作落实情况。
“尽最大努力降低风险、减少危害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目标。”罗会明表示,在这次游客转运行动中,专家、决策者和公众都没有局限、拘泥于传染病感染传播的“零风险”,而是综合施策,同时将本地居民和滞留游客的感染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水平,这是优化完善常态化防控措施、基于风险拟定防控对策的一个范例。(记者张洪河、魏婧宇、王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