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游客扔掉免费盒饭,到底发生了什么网友

2023/3/15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本文来源:青年文摘」

黄金十月,一场意外的疫情让多名外地游客滞留阿拉善,人们担心有之,后怕有之。

我们马上要迎来新冠疫情之下的第三个冬天,在此之前,国内疫情大范围内保持着稳定,但又难免在小范围内、阶段性地引发“阵痛”。

每当此时,总会有一些大事件之外的“鸡毛蒜皮”占领大家的视野,比如之前登上热搜的“游客扔饭事件”。

盒饭为什么被扔掉?

此前,有媒体曝出,个别隔离期滞留游客扔掉了当地政府配送的免费午餐。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能理解,“再怎么样也不能浪费粮食”;也有一线防疫人员家属表示愤怒,“孩子在一线,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

对此,额济纳旗的相关工作人员在10月26号给《北京青年报》记者的官方回应是:确有此事(指旅客扔掉盒饭),是前两天的事情,自己在朋友圈等地方也看到了类似情况。经过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呼吁和提倡,情况已经得到好转,会继续加强引导。

一时间网络上各方声音鱼龙混杂。

后有知情人士解释称:“盒饭是因为送饭者不知道旅客被转移,导致放坏了,无奈扔掉的。”

也有旅客为了自证清白,晒出自己每天吃光的空饭盒。

虽然事件至此算是告一段落,但针对网友的讨论,有一些细节我还想说说。

大部分被先前的视频激起火气的人认为,免费的盒饭都扔掉,太不应该了,当地物资匮乏,应该多加理解。

有人给游客辩护,认为当地发放的盒饭碳水太多了,不能兼顾各类人群的生活习惯,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无法吃高碳水食物,扔掉很正常。

网传当地配给滞留旅客的盒饭

还有“理中客”说,城市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只吃菜不吃碳水很正常,还“体贴”地建议发放物资的人把菜和饭分开放,这样不吃碳水的人就可以不拿饭了,合理避免浪费。

乍一看,围绕这份被扔掉的盒饭,在这些千里之外的网友的论点里,那个他们“臆想中”扔盒饭的人,仿佛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是啊,对于无奈滞留当地的旅客而言,面对疫情又身处异乡,必然会惶恐不安,而这其中还不乏跟团来旅游的中老年人等更为弱势的群体。

比起自己所在的城市,阿拉善相对恶劣又陌生的自然环境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连一口合胃口的饭菜都吃不上,岂不是太委屈了吗?

但事实上又是怎样的呢?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自去年以来,除因为外来输入而引起的小规模点阵式暴发外,国内疫情一直是相对稳定的。我们该吃饭吃饭,该生活生活,甚至该旅游旅游。

这样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会让我们忘记,国境之外,病毒依然在肆虐,人类社会依然危机四伏。在这样的前提下,纵使我们严防死守,依然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而额济纳旗是一座地广人稀的西部小城,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却只有3.58万。看数字不太直观的话,来比较看看,北京昌平区的总面积为.5平方千米,常驻人口万左右,仅一个“宏福苑”辐射地区就有4.8万多人。

对于额济纳旗而言,十月份短暂的十几天“胡杨季”,是当地一大部分人指望了一年的“冲刺时刻”,所备下的物资基本也都是为应对这短短半个月的旅游高峰而准备的,甚至很多人过了这段时间后,都会往更舒适温暖的东部区转移。

摄图网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么多滞留旅客和因疫情引起的突发事件,当地的医疗、人力、物资供应,一时间都成为问题。虽然周围地区都开始猛力驰援当地,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在疫情突发之时,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至于很多网友纠结的高碳水盒饭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域文化闹出的乌龙。十月,我国北方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上冻了,再加上气候和土壤的问题,广大的西部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吃不上新鲜绿色蔬菜的。

跟北京人与大白菜、东北人与腌酸菜的渊源一样,曾经的很多西北人,屯一菜窖长芽子的土豆,就是一家人一冬的“蔬菜”。在他们看来,土豆抗寒、耐旱,好种植、产量大,又有营养,又顶菜又顶饭,所携带的糖分又能帮助他们抵御严寒和风沙。

摄图网

近些年,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区的蔬菜水果可以运往全国各地,大家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吃。但在西北很多地方,因为气候、土壤和交通,吃蔬菜依然不如我们方便。

这样的情况反映在了西北人的食谱里。因为曾经缺少蔬菜,所以西北人的菜单里,很少有绿色蔬菜。我母亲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生的西部人,土豆丝盖饭这种被都市人所嫌弃的“碳水炸弹”,在她的概念里是“有菜有饭”。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效应”。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自己怎么看待事物,别人也一定是怎样看待事物。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在你的认知范畴里,土豆是非绿色的、不健康的碳水。所以你自然会认为备餐者“不负责任”,不善待游客,这样的盒饭扔掉也无所谓。

在但西部人民眼里,它是生存的必需品,是每餐必备的、他们定义中的“蔬菜”。而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忙到顾不上吃饭的基层办事员,也有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捐出家里的物资让大家吃好的牧民朋友。

当地民众拿出家中的米面,为滞留在景区民宿的游客制作油饼、馒头等食物

有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摄影师在拍摄一组画面,此时,摄像机中呈现的画面仿佛是左面的人用刀刺向右边的人。

但如果把视角放大,你会发现,真实的场景,其实是右边的人拿着刀刺向左边的人。

这幅画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最为精确——断章取义。

明白了吗?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站在自己的角度,未知全貌就开口说话,你的话,才是伤人的刀。

在遇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事情时,先别着急下定论,因为别人眼里的世界,也许跟你毫不相同。

尊重那些,撑起你世界的人

顺着网络,站在制高点俯瞰世界,是所有以己度人者的通病。

自疫情开始以来,类似因为一盒被扔掉的盒饭引发的碳水之争,时有发生。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冬天,西部某边境小城暴发一例输入型病例,整个城市都因为该病例进入了应急状态,朋友作为防疫人员前往驰援。他们坐火车换大巴,大巴开不了了换吉普,等到了地方见到病人,病人正在委屈:“我要吃车厘子,他们说没有。我就这点要求你们都满足不了?”

但事实上,何止是车厘子,在寒冬腊月的西北边境,连水果都少见。

被困异乡,吃一口适口的饭重不重要?重要。

但面对现实的困境,暂时性的人力、物力的缺乏,忍一忍,扛一扛,可以不可以?对大部分人来讲,应当可以。

很明显,在危难面前,后者才是更重要的事。

作为20世纪整个中西部相对困难的地区之一,额济纳旗已经在几年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什么?是吃和穿。

可见,就算是走出了贫困,当地牧民的生活和生长在城市的我们也是有很大距离的。他们惦记的,和我们惦记的,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饿不死”和“车厘子自由”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

即便如此,疫情当前,当地不少牧民都捐出了自家的骆驼和羊,要知道,这可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当”。

有常年得国家救济的贫困牧民老人们,在关键时刻自发主动地提出要一家捐一只羊。

“一直领着国家的钱,备受政府关怀,现在大家有困难(我们)一定要报答社会。”

困难面前,中国从不缺挡在大家面前的勇敢者,但也希望被保护着的我们,能想一想再发言。

如今的和平、安定和富足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平静而自由的生活,是无数双同胞的手在下边替我们撑住的。行走在其之上,享受着自由和权益的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力有不逮的时刻。

所以,在大的危难和困境面前,我们自身的、无关痛痒的微小需求,是该置于其后的。

我们现下享有的一切便利,拥有的一切权利,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牺牲和坚守换来的。

比如,在胡杨林所“值守”的阿拉善沙漠腹地、巴丹吉林沙漠的东缘,千百年来,不断扩张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灿烂的文明,汹涌的沙尘黄,是几代西部人民眼里世界的全部色彩,而如今它却沉默了。

这是无数的西部治沙人,一人一株梭梭、一枝红柳扛住的。我们享受着明媚的春天和晴朗的天空,而这背后是几代人不懈的坚持,是他们皲裂的双手,和蹚烂的一双双鞋。

阿拉善沙漠治沙前后对比图

比如,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自来水”,从来就不是自来的。北京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内,有一座自来水博物馆,它记录了百年来人们关于水的斗争史。

直到光绪年间,北京城内外的一千多口井,还都是苦的。连皇城根底下的的百姓都只能饮咸水、苦水,到如今全国各地的绝大多数地方,拧开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涌出,是无数的基层建设者一寸土一寸土地挖出来的,是一根管一根管地拧出来的。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比如,在我们父辈小的时候,一茶缸黄豆就顶一家人的早饭;一年攒下的白面,等到逢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掐着手指算农时,求天求地求风求雨,一年下来,打出的粮食看老天爷心情。

中国人不是从来这么富足的,在吃饱饭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农业人辛勤的努力,是一代又一代庄稼人挑战自然的决心。

换句话,我们如今可以安稳地坐在家里敲击键盘的权利,是无数人奋斗和努力的结果。

作家尤今说:“很多人把先人植树所带来的荫凉,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舒适,而心中全无感恩之意。他们一心以为眼前的一切繁华兴旺都是‘自来’的,却不知道如今的种种便利,是先辈披荆斩棘、努力多年所带来的美好成果。”

国家的基石,文明的基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一只手累了,松动了的时候,就需要其他人勇敢地站出来,帮他去扛。

摄图网

阿拉善最有名的景观,是挺立在大漠深处的万亩胡杨林。关于胡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说胡杨是“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

相信,此次疫情过去之后,永远伫立在西部大地上的,除了胡杨,还有中国人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