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份国保名单,不要再说内蒙古只有

2023/4/4 来源:不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老的游牧文明在内蒙古#内蒙古#的土地上留下了灿烂印迹。有多少人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去这里看看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

但是,假如提到内蒙古就只能想到草原、骑马、蒙古包的话,那可真是低估了它。作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的自治区,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沙漠都被囊括其中,素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而它的面积更是让人大吃一惊:

内蒙古面积:.3万平方公里

=70个北京或是个上海

=广东+云南+福建+湖南+浙江+江苏+河南+山东+河北+陕西

如此广袤的大地,怎可能仅有草原一处拿得出手?今天,小艺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内蒙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看这里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呼和浩特市

重点推荐

1

万部华严经塔

图源/网络

万部华严经塔,蒙古语称“查干·索布尔嘎”,因其白色,又俗称“白塔”。万部华严经塔高55.5米,在呼和浩特东郊开阔的平川上,拔地凌空,直刺云天。

基座周长56米,呈八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

万部华严经塔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好的签名簿,塔内墙壁上写满了从金代起,来自祖国各地的各族人民用汉、藏、契丹、女真、蒙古、维吾尔等文字书写的题记,既有辽代建筑之美,又有丰洲灿烂文化之美。

2

和硕恪靖公主府

图源/网络

和硕恪靖公主府,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居住过的府邸。作为国内唯一保留完整的清代公主府邸,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总体为4座四合小院构成,共有房屋69间,为一套四进六院的府第。公主府院落由南向北分组排列为大照壁、前殿、大殿、仪门、寝殿5重,内藏文物精品余件。

从年起,此处经过修缮后,又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建造全部按照皇家督造,油饰工程全部使用矿物质颜料,所有彩画可以保持20年至30年不会褪色,府里的金碧辉煌之处全都是用98金箔做成,在阳光底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处处体现着公主府的尊贵等级。

3

大召寺

图源/网络

大召寺其中的“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主持创建、于公元年建成。它是呼和浩特市最早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

大召寺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八千多平方米。平面采用汉庙形式,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大殿是整个寺庙中唯一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喇嘛庙,并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银佛像,因此又称为“银佛寺”。

在大召山门的屋檐下悬有“九边第一泉”的名匾。“九边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相传康熙皇帝为平息蒙古卫拉特部噶尔丹之乱,凯旋归来路过大召,马蹄踏地,有泉涌出。碑文记载:泉水“其性轻而清,其味甘而美”。

4

王昭君墓

图源/网络

王昭君墓,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平方米,距今已有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此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此情况评价到:“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王昭君墓的多次出现,也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敬仰与喜爱。

壁画爱好者特别推荐

1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图源/网络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是目前为止全国发现的汉代壁画最多、内容最多、榜题最多的墓葬。

根据考古发掘可知,墓主人是东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重要官员,生前担任的最高官职是护乌桓校尉。而墓中的地主庄园图则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再现了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活的情景。对于研究东汉地主庄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包头市

重点推荐

1

敖伦苏木城遗址

图源/网络

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敖伦苏木城遗址俗称为“赵王城”“五英雄城”,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姻亲之部——汪古部的首府,是蒙古高原上仅次于元上都的第二大城池,也是欧洲文明传入东方的第一大城市,还是沟通西北蒙古高原和内地之间的要冲。

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城垣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余米,南北长余米,四面设门,门外加筑的瓮城犹存。城内有王府、景教寺院、天主教会堂、喇嘛庙、孔庙等遗址。

2

固阳秦长城遗址

图源/网络

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年,是秦大将蒙恬率军30万为抵御北方匈奴、东胡的侵扰而用石块垒筑成的。毛泽东诗词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所指的“长城”正是固阳秦长城。汉武帝在位期间派卫青进行过修复,距今已有余年。秦长城横穿固阳县中部3个镇,自西向东走向,全长85公里。

赤峰市

重点推荐

1

克什克腾岩画群

图源/网络

克什克腾岩画群由百岔河流域岩画、砧子山岩画、西拉沐沦流域岩画、土城子岩画四部分构成。该岩画群年代上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青铜时代,直至南北朝时期,绵延时间达六千年之久。

内容有图腾崇拜、萨满崇拜、生殖崇拜、祭祀、舞蹈、狩猎和放牧等。图像大小不一,画境古拙,人物粗犷有力,动物栩栩如生,再现了克什克腾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环境变迁的历史画面。

2

红山遗址群

图源/网络

红山,唐代之前称赤山,明代称大石崖,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命名地和发祥地。

红山遗址群位于赤峰市城东北3公里红山北麓。为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存,距今约五千年,以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包括聚落古遗址和古墓葬等,在此出土了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石器、骨器,细泥彩陶和石耜最为重要。该遗址在北方农业发展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二道井子遗址

图源/网络

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小型聚落。呈东高西低之势,南北两侧有自然冲沟,东、南、北三侧聚落环壕仍依稀可见。

起初它被称为“大灰包”遗址,是因为古人在房子建好后,用火产生的灰烬就倒入旁边的灰坑或房子周围。随着房子破旧、倒塌,外面的灰堆也越来越大,他们就把旧房子用灰烬予以回填,在旧房址之上再建起新房子。如此若干年后,房子越建越高,就形成了“大灰包”。

4

真寂之寺

图源/网络

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其寺位于辽上京南15公里的山谷中。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由契丹人开凿。题名“真寂之寺”,即取释迦佛“真正取得涅盘正果”之意。

真寂之寺石窟群及清朝时续建的七间唇殿目前保存十分完好。大殿的东侧,穿凿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崖上,面向东南,这个特征正好与契丹民族的“朝日”风习相符。

5

辽庆州白塔

图源/网络

辽庆州白塔,是一座八角七级,通高73.27米的砖木结构拱阁式塔。始建于年,在年竣工。是为了辽兴宗耶律宗真之生母“章圣皇太后”而特建。

塔的外观整体洁白如玉,挺拔秀美,座置平原,直插蓝天,背靠青山。塔上门窗、楣拱及砖雕斗拱、拱眼等处,分别装有圆形、棱形青铜镜面。每层塔檐砖雕斗拱上为木质檐椽,每支椽头各悬挂生铁铸造的风铎1支。

塔上七层共设假门28个,每门两旁都有天王浮雕一尊,全塔共有天王浮雕56尊,这些天王个个头戴兜鍪,身披盔甲,手持宝剑或利斧,威风凛凛,雄武生动。塔体浮雕将儒、佛、道及萨满的宗教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水乳交融,隐隐透出辽代佛教“显密圆通”的特色。

6

辽上京遗址

图源/网络

辽上京遗址是中国辽代都城遗址。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始建于,初名皇都,年扩建,年改称上京。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

遗址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

辽上京遗址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其中还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反映了契丹统治者对被统治民族的防范。

7

辽中京遗址

图源/网络

辽中京遗址位于赤峰市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

城市布局仿北宋汴京制度营建,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城。城墙全部用版筑,现残迹最高达4米,是辽代城址中保存得较好的一处城。作为辽最大的陪都,它不仅是当时辽河上游,燕山以北的少数民族杂居地,而且是辽国的咽喉,在辽代后期军事、战略、经济上有重要作用。

通辽市

重点推荐

1

哈民遗址

图源/网络

哈民遗址位于通辽市舍伯吐镇境内,它的价值可概括为“中华三大史前奇观、一大改变”——

第一大奇观:中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了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其规模、保存完好度、出土文物数量,在世界内的史前考古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第二大奇观:在世界内的史前聚落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十几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房屋构架遗迹,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形态和建造模式。

第三大奇观:房址内发现了大量凌乱堆弃的非正常死亡人类遗骸,将史前重大灾难事件原生态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一大改变:哈民遗址的发掘,使科尔沁地域的历史实证提前了一千多年,改变了史前科尔沁地区一向被视为边塞蛮荒之地的认识,充分证明了此地区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僧格林沁王府

图源/网络

僧格林沁王府又名“博王府”,原名科尔沁郡王府。始建于年,年时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因功晋升亲王,赐“博多勒嘎台”,遂称博王府。

王府为正方形院落,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

僧格林沁王府前廊后翘,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北方草原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3

库伦三大寺

图源/网络

库伦是17世纪建立的古城。城内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层建筑有壮观的三大寺:旗政教中心——兴源寺、财政中心——福缘寺、喇嘛住所——象教寺。三寺所在的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实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

4

吐尔基山辽墓

图源/网络

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位于通辽市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历史上此区域属辽代乌州。

该墓为石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墓道为长斜坡墓道,长48米,两壁石墙残高约10米。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各种金属材质的器具,此外还有玻璃器和丝织品。

呼伦贝尔市

重点推荐

1

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

图源/网络

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是东汉初年拓跋鲜卑部落从大兴安岭东南麓的原始森林中来到扎赉诺尔地区生活了一百多年后留下的。

年,我国首次发现了这个拓跋鲜卑古墓群。墓葬遍布整个坡地,坡地高20余米,长余米。古墓约有余座,墓葬均为竖穴,内放木质葬具,另有陶器、铜器、铁器等各类随葬品。

鄂尔多斯市

重点推荐

1

成吉思汗陵

图源/网络

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是几经迁移,直到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伊金霍洛旗的。陵园占地约5.5公顷,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图源/网络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源于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的萨拉乌苏河,主要集中分布于大沟湾村和滴哨沟湾村,是“河套人”生活的住址,而“河套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现在被称为“萨拉乌苏文化”。

3

桌子山岩画群

图源/网络

桌子山,主峰海拔高度9.4米。山脉主体呈南北走向,长约75公里,东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接壤。山势雄伟,峰峦迭起,因其主峰山顶较平坦,远眺貌似桌子状,故得此名。

岩画群主要分布在6个地区:召烧沟、苦菜沟、摩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雀儿沟。距今已有0-0年的历史,分为山地缓坡岩画与悬崖峭壁岩画两种类型,反映的内容有祭祀,行猎,迁徙,家庭聚会和舞蹈等场面。可惜的是,由于长期风雨侵蚀,风化剥落,有些内容已模糊不清。

乌兰察布市

重点推荐

1

庙子沟遗址

图源/网络

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庙子沟村南,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掘面积最大、遗迹保存最完整、出土遗物最为丰富的遗址。

在此共发掘出房址51座,灰坑、窖穴个,墓葬43座,出土及复原各类陶器余件,其它比较完整的石器、玉器、骨角器、蚌器和装饰品达千余件,反映了一种以原始锄耕农业为基础,渔猎经济占一定比重的经济形态。

巴彦淖尔市

重点推荐

1

阴山岩画

图源/网络

阴山岩画分布非常广泛,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其位置作了详细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后来,考古学家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

这些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并给予想象性的加工,从而反映出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

锡林郭勒盟

重点推荐

1

元上都遗址

图源/网络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遗址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

它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被史学家称誉为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的都城遗址。

2

汇宗寺

图源/网络

汇宗寺,蒙古语称“呼和苏默”,意为青庙,因其殿顶覆以青兰色琉璃瓦故名。又因其居于后建的“善因寺”之东而俗称“东大仓”。该寺始建于年,是清王朝建的皇家寺院,由哲布尊丹巴活佛主持设计、建造。年,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因故移居多伦淖尔,成为整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中心。

兴安盟

重点推荐

1

成吉思汗庙

图源/网络

该庙坐北朝南,正面呈“山”字型;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正殿当中有16根粗大的红漆明柱,四周绘有反映成吉思汗业绩的图案,中央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铜像;两偏殿陈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等复制品,山门到正殿有宽10米、长米用花岗岩砌成的81级台阶。

2

金界壕遗址

图源/网络

金界壕又称金长城、兀术长城,在《金史》中,对金长城这项工程记载有“界壕、壕堑、濠堑、壕垒、垣垒、垒堑、壕障、濠墙、界墙、边堡”等十余种称谓。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从公元年开始修建,直到年前后才最终成形,是规模宏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金界壕构筑别具一格,由外壕、主墙、内壕、副墙组成,主墙墙高5米-6米,界壕宽30米-60米,主墙每60米-80米筑有马面,每5公里-10公里筑一边堡。残墙一般高1.5米-2.5米,壕墙和与之相辅的边堡旧址清晰可见。

阿拉善盟

重点推荐

1

居延遗址

图源/网络

居延遗址史称遮虏障,又称为居延边塞,分布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它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千米,始建于前年,废弃于东汉末年。是汉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对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居延遗址发掘出土的汉代简牍大部分是汉代居延边塞的屯戍档案,是研究汉代边塞屯戍制度、社会经济、文书簿籍、语言、书法等的重要史料。

内蒙古,一个“既展示着游牧民族的文化,又拥有原始社会的记忆”的地方。在这里,存在着太多你我不知道的故事与传说,封存着太多文明与荣光。

PS:整理不易,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END-

编辑|Tracilia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