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天14省份出现本土病例,本轮疫情为
2023/6/28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都市快报」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国外疫情仍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部分周边国家疫情快速上升,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截至10月29日24时,近14天内,全国有1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当前疫情仍呈快速发展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轮疫情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思想上松懈麻痹、常态化防控应急准备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随着天气转冷,周边国家的疫情流行加剧,全国特别是口岸地区应进一步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高风险人群筛查和闭环管理,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严防出现多点暴发流行的局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指导各地落实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从快推进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从严加强隔离点管理和社区管控,从紧排查高风险人员和场所,推动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尽快有效控制疫情。
总体看,本轮疫情点多、面广、线长。从目前疫情发展态势看,内蒙古额济纳旗自10月25日以来连续4日未再发现溢出外地病例,疫情扩散外溢风险已有效管控。当地近日新增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点中发现,前期各项防控措施成效开始显现,疫情社区传播基本得到遏制,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风险区域管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尽快彻底控制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轮疫情由老年旅行团引发,人员流动范围广,涉及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患者占比达40%,以往疫情当中,60岁以上感染人群占比,在18.5%的这样一个平均比例,这也是本次重症比例较以往历次疫情偏高的最主要因素。
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
抗体水平约提升5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全程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中和抗体水平下降的情况。通过增加疫苗接种针次,也就是大家说的“加强针”,可以使已经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新冠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1个月检测到的中和抗体水平是第二剂次后1个月抗体水平5倍左右,有的会更高一些。目前研究发现现有的疫苗对于当前主要流行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仍然有效,特别是对于重症的保护。
根据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论证意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1岁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18岁以上人群没有显著性差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根据相关工作进展,综合考虑我国疫苗生产能力、接种能力、临床试验情况和防控工作实际,进一步扩大了接种范围,将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由12岁以上调整至3岁以上。通过接种疫苗,为3—11岁人群提供更好的防护。
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3—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种。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对3—11岁人群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各地加强与受种者和监护人的沟通,规范接种实施,做好耐心细致的科普宣传,接种点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和儿童急救药品保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安排,各地正陆续启动3—11岁人群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已接种超过万剂次。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会继续指导各地做好3—11岁人群接种工作,也希望大家根据当地具体安排积极配合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3—11岁年龄段属于未成年人,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代签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应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知识、流程及孩子健康状况,携带好儿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在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接种。如果儿童特别紧张,家长要事先疏导,并如实告诉接种医生儿童紧张状况。
接种过程家长(监护人)要全程陪护,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防护;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如发生疫苗疑似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当天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等疫苗时,可不考虑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