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铭记第十五讲大漠生命线澎湃在
2025/3/25 来源:不详<
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在建党周年之际,肃州区融媒体中心开设《聆听·铭记》主题教育专栏,由主播为大家讲述百年党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通过讲述发生在肃州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革命精神、英雄人物事迹等主题,与大家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历史的纵深处探究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秘诀,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
聆听·铭记
第十五讲:大漠生命线
讲述人——曹柄奎
大漠生命线
“大漠生命线”——当我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跟我一样会感到疑惑,是什么样的一条线路会有这样的称谓。这条线路就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军事专用铁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用铁路——清绿铁路,这条线路南起兰新铁路清水站,北至内蒙古额济纳旗绿园,全长公里。
清绿铁路被誉为“地图上没有标记的铁路”,是东风航天城配套的军用铁路,从建设到运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建设的过程更是充满了艰辛,当时参与建设的所有人员不能与外界通信,必须严守秘密,守口如瓶,甚至是父母妻儿都不能告诉,他们去了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没人知道。同样,在这里修铁路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铁路经过的地段大部分处戈壁沙丘盐碱地带,面临的是缺水、少树、不长草,风卷石头遍地跑的恶劣自然环境。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清绿铁路建设过程中,许多牺牲的官兵被安葬在沿线的戈壁滩上,只有一座简单的坟茔,一块写着名字的木牌。一阵狂风过后,便与戈壁大漠融为一体。因为保密要求,不少人到生命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参与建设的是通往我国首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的铁路大动脉。直到年,这条秘密修建的铁路才标注在中国地图上,铁道兵第10师官兵的故事才逐渐被世人知晓。其实,不仅仅是在建设过程中,在这几十年的运营中,一代又一代的子弟兵,用青春和汗水守护了这条“大漠生命线”。
回首往事过往,茫茫大漠上是铁道兵隐姓埋名、不畏艰辛,只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戮力同心。
追忆峥嵘岁月,我们为祖国的航天国防事业付出青春和力量的革命先烈,感到无上光荣。每当原子弹试验、卫星上天、火箭发射成功时,我们对这些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充满无限的敬佩,也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当我了解到这段隐秘而光荣的历史之后,对于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又有了更为深刻认识,也更加明白只有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才能以史鉴今,作为记者我们不仅在记录、在宣传,我们同样也在学习,在采访过程中,党史学习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明白了也记录下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全区党员群众意气风发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的昂扬精神,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从中汲取丰富滋养,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向革命先烈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激励我们在本职工作中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引导我们勇挑重担、敢于创新,讲好肃州故事,传递好肃州声音,在建设酒泉首善之区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砥砺奋进,不负青春。
来源:肃州区发布
原标题:《第十五讲:大漠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