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丽的额济纳日记
2023/4/9 来源:不详10月中旬,额济纳迎来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巨增。中铁呼和浩特局临河运营维修段运输生产指挥中心主任胡成丽,因工作需要来到额济纳站组织旅客运输工作。10月17日额济纳突然发生疫情,她第一个向单位提出了驻站申请。原本在额济纳已经工作了10多天的胡成丽,临危受命成为额济纳站区疫情防控负责人。如今,胡成丽和额济纳站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在额济纳站防疫一线忙碌了近半个月。记者连线胡成丽,了解了她和同事们终生难忘的这段经历。
为3列旅游列车做好保障
“这些列车工作人员多数来自外省份,跟我一样没想到会被突发的疫情留在额济纳,到了内蒙古,我们就得照顾好他们的工作生活。”胡成丽说。
深夜仍在站台工作的胡成丽
疫情发生后,额济纳第一时间出台了人员和通道隔离管控措施,额济纳站内停有3列旅游列车,多名列车工作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需留在列车上。所有滞留站区人员的吃喝拉撒,成了胡成丽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大量物资需求,加之10月中下旬额济纳渐冷的天气需要增添保暖衣物,都成了要解决的难题,胡成丽是干了30多年的“老铁路”了,但这样棘手的难题真是头回见。
“为河南旅游列车购买煤炭公斤”、“为昆明车辆联系石油公司购买升0号柴油”……胡成丽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站区内各部门的物资需求。由于滞留在额济纳的旅游列车工作人员吃住都在列车上,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物资只能从当地采购,为此,胡成丽和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天都要帮助他们采购米面油、蔬菜等食材,购买棉衣和保暖内衣。
列车上工作人员们手机、电脑联系办公不方便,胡成丽帮忙协调在候车厅里间歇办公;随车滞留女乘务员需要洗澡,她帮忙协调后勤保障单位,让她们分车队、分批次洗上了热水澡。来自河南的乘务员张春梅说:“胡大姐就是我在内蒙古的亲姐,虽然隔着口罩和防护服,看不到她的模样,但我能感受到那股心连着心的温暖”。
疫情之下,除了物资紧缺,人员紧缺是摆在胡成丽面前的另一道难题。在她的提议下,站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6名党员主动请缨,写请战书、按红手印,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党员服务队成了“顶梁柱”。
紧缺物资的特别“采购员”
“您好,今天19点有一批救援物资运抵咱们额济纳,请您务必帮忙协调人手装卸物资。”10月22日,额济纳疫情防控中心包塔拉副旗长给胡成丽打来求助电话。挂断电话后,胡成丽马不停蹄带领53名铁路职工,赶往装卸现场。由于保障物资均为小件包装,机械无法开展装卸作业,只能徒手卸车。胡成丽和同事们靠着双手,经过6个多小时连续“战斗”,于翌日1点多,将37吨物资全部完成卸车,圆满移交地方政府。
工作中的胡成丽“胡大姐,我们一线医务工作人员急需一些帐篷、棉被、棉大衣,您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从临河购买一些?”10月25日3时,刚刚入睡的胡成丽,接到额济纳旗政府发改委刘主任的电话。
次“生命号”列车在10月25日上午就要出发,必须要赶在列车出发之前,筹集好物资运出去。此时的胡成丽已经睡意全无,天刚蒙蒙亮,她就开始各方联系,2个小时后,床棉被、件棉大衣、22个帐篷、张折叠床,按时装运到列车上。“一线医务人员那么辛苦,我们的后勤保障不能落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疫情早日过去。”胡成丽说。
疫情防控期间,额济纳有关部门不时打电话,希望胡成丽通过铁路从临河购买一些当地买不到的抑郁症、癌症病人的常用药品。胡成丽二话不说,在朋友圈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在临河寻找相关药品。有些药品不好找,每次买药至少转遍半个临河城才能凑齐。那段时间,胡成丽每天多个电话,嗓子已经沙哑到不行,耳朵也犯了中耳炎,可她依旧像“铁人”一样冲锋在抗疫阻击战的最前线。
组织乘客有序返程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额济纳疫情防控部门统一安排,从10月27日开始,滞留在额济纳的游客陆续返程。返程人员的运输组织方案、车站和列车的防疫消毒、旅客走行通道、老年及患病旅客的乘降组织、列车运行线路铺排,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论证斟酌,确保游客在返程途中绝对安全可靠。
转送滞留旅客
面对新的挑战,胡成丽每天要忙到凌晨才睡,6点多就起床。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滞留旅客返程运输组织工作有序进行。胡成丽常说,“我多辛苦无所谓,只要能让大家安全顺利返程,我就觉得值。”看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在站台上挥舞着手说:额济纳再见,我们还会再来!胡成丽和同事们格外欣慰。
在额济纳站的日子,除了站区里需要照顾的旅客和同事,最让胡成丽放心不下的是家里81岁的老母亲。“你一定要做好防护,安心工作,妈在家里没事儿,好着呢。”每次视频通话,母亲都会这样安慰胡成丽。但胡成丽知道,母亲左腿骨折,还未痊愈,在家行动不便,做不了饭。每天只能拜托朋友送饭。胡成丽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每个人都能与家人团聚。(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查娜通讯员/夏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