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牧局多项举措开展农村牧区疫情防控工作
2023/6/23 来源:不详一、人员防控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防控组织体系。以自然村为网格,行政村为单元,乡镇为片区,建立全覆盖的管理体系,全市48个乡镇苏木、个行政村、9个涉农居委会、个自然村都要建立健全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指挥体系和防控人员管理体系,均需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到人。
二是全面做好重点人员排查。要做好全方位排查,坚持大数据线上筛查和线下网格员落地排查相结合,动员邻里互相监督,逐个单位、逐个村庄全覆盖排查近期有过密切接触史、有过疫区旅居史的人员,尤其是10月1日后去过额济纳旗的人员。做好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筛查工作,边流调、边追踪、边管控,以最快速度锁定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和风险人群,确保一个不落,做到“四清”(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情况清)。
三是加强到村人员动态管控。通过加大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实现群防群控,要明确专人对来村、返乡人员做到“早报告、早提醒、早准备”,做好到村人员动态账。早报告(到谁家谁报告,由在村人员及时报告村委会),早提醒(来谁家谁提醒,由在村人员咨询村委会提前告知来访人员需携带的证明材料以及近期详细行程记录,外地返包人员均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早准备(到谁家谁准备,由在村人员咨询村委会落实好日常健康检测等防疫措施)。
四是建立重点人员专项账。对中高风险地区到村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全程跟踪落实好管控措施,对到村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动态管理工作并全面登记,建立重点人员专项台账。
二、保障方面
一是物资保障。按照防控物资储备目录,苏木乡镇、嘎查村要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前准备口罩、体温计、防护服等防护物资。
二是应急保障。苏木乡镇、嘎查村要按照地区统一部署,清楚可随时启用的集中隔离备用场所,掌握启动隔离流程,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管控、转运到位。
三是生活保障。各苏木乡镇要按照地区统一部署,提前做好煤、粮食、农畜产品等必要生活物资库存储备,确保找的到、备的足、用得上;提前制定计划,一旦发生疫情,可第一时间做好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调运,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三、重点场所防控方面
一是加强重点集聚活动管理。要严控农村聚集性活动,严查擅自举办的大型聚餐性等活动。提倡在家吃饭,尽量不举办或不参加家庭私人聚会聚餐,从简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导白事简办、喜事缓办,生日宴不办。要加强对各类棋牌室、文化大院等公共场所的管控,根据疫情指挥部要求,该停的立即关停。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管理。要督促农村牧区内各类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检查,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配合冷链物品防控组和非冷链物品防控工作组做好“人”“物”同防,配合教育领域、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组做好学校、民政服务机构的防控工作。
三是加强村内重点部位管理。要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分类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嘎查(村)内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区域消毒消杀,加强生活垃圾、粪污和防护废弃物集中管理,引导农牧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减少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
四、群防群控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农牧民近期“非必要不进城”,最大限度减少城乡间人员流动频次。要对在村人员亲属在外工作情况全面摸排,提前进行政策宣讲,讲清当地防疫政策,动员引导在外工作人员非必要不流动;如确需回村的,需提前履行有关报备手续告知当地村委会,村委会按防疫要求落实好防疫有关措施。要通过有线广播等多种形式,增强农牧民防护意识。
二是及时发布信息。根据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及时、准确做好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动态等重要信息推送,确保相关信息的严肃、权威、统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