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卫校学生被感染,在心疼之余,不得不说

2023/10/16 来源:不详

作者:韩玲样(铜川市妇幼保健院)

近日,新一波新冠疫情再次来袭,在本轮疫情中,再次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形,而最让我们心疼的是:0月30日,甘肃省天水市有3例新冠感染者为天水市卫校的学生,均参加过核酸采样志愿服务。

3人行程轨迹显示,他们于0月23日上午接受培训后奔赴抗疫前线,均于24日20点左右开始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至凌晨,有人甚至是通宵。

3名学生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环节被感染的,还需进一步的流调溯源。但根据行动轨迹,不排除学生是在参与核酸采样期间感染。

全民都在心疼3名孩子。作为感控专业人员,在心疼之余,我们想再次和大家聊一聊个人防护,科学的个人防护!

从疫情伊始到现在,我们总能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甚至看到了穿着防护服的小患者。可是,穿了防护服就一定安全吗?口罩戴得越多就越安全吗?

错!

只有科学、适当、规范的防护才能让我们远离病毒,而防护不当、防护过度、脱卸不规范不但不能保障安全,甚至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核酸采样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医疗工作,采样中存在气溶胶喷溅风险,采样人员应该穿戴哪些防护用品,工作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先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特定环境下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而核酸采样中就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为了预防与患者接触时发生感染,医务人员需要在规定的区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穿戴与脱卸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PPE)。

穿戴、脱卸防护用品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的理论培训、实践操作与考核,考核合格才可进入规定区域从事相关工作。注意:在投入战斗前,请确保你真正的会穿戴、脱卸和使用防护用品。

2、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采样人员按照规定应该穿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帽子,必要时穿防水鞋套等。

采样时到底穿戴防护服还是隔离衣,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选择。对于没有本土病例发生的低风险区,常规对住院患者或陪护、医务人员等进行筛查时,可选择隔离衣;如果本土出现病例,或者本地为中高风险区进行全民核酸采样时,或者被采样对象为隔离点观察人员、入境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宜穿防护服。

口罩只需要规范佩戴一个合格类型的即可。佩戴双层口罩会加大佩戴者的不舒适感和呼吸阻力,进而影响佩戴者的健康,同时,由于佩戴双层口罩时口罩易松动,造成工作中佩戴者不自觉用手频繁触摸面部,增加污染几率。因此,佩戴双层口罩不但不能增加防护效果,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3、穿戴、脱卸时应有第三者监督与指导

脱卸PPE过程中易带来环境污染、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由国内学者发表在《Nature》上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脱卸PPE的区域中SARS-CoV-2RNA医院环境中最高的,甚至数倍于感染患者的卫生间环境中的含量。

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在穿、脱过程中因为行为不规范而发生感染,医务人员在穿、脱PPE中应有第三者(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或通过视频监控进行监督与指导,或者二人一组互相监督,如发生职业暴露,应尽快处置。

4、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

每个采样点应当配备-2名采样人员,安排适当数量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原则上采样人员每2-4小时轮岗休息次。

媒体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和画面:医护人员因为过于劳累,穿着防护服倒在地上就睡着了;因为不舍得丢弃防护服和为了节约时间,有的采样人员穿着防护服扒拉几口饭就又投入战斗.....普通民众看到这里是心疼和感动,而专业人员看到这里是心痛和担忧。如前文所说,防护用品有明确的使用场景,有规范且严格的脱卸流程,如果使用不当或脱卸不规范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控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PE的选用中,正确佩戴防护口罩或外科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保护性超级因素;而在工作中经常触摸面部、鼻、口等处是感染的超级因素,由此可见,正确选择和规范使用PPE的同时,还须管住自己的双手,防止“手—眼”、“手—鼻”和“手—口”途径的接触感染。很显然,穿着PPE睡觉和吃饭、喝水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

再者,为了保障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防护口罩应一次性使用,一般4小时应更换,污染或者潮湿时应随时更换。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安排班次,缩短工作时间,避免医务人员过度疲劳,都是为了减少暴露风险。疫情防控,我们崇尚奉献精神,也要尊重科学。

5、穿脱和使用PPE中的几个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①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进行口罩密闭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并全面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确保穿戴符合规范要求;

②防护服不能压住口罩,以免口罩变形从而影响密闭性和增加呼吸阻力;

③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尽管在临床上会出现全身症状,但是病毒攻击的主要的靶器官是肺部,而呼吸道是病毒入侵的主要门户。因此,请切记:口罩应该是第一个佩戴,也是最后一个脱卸的PPE;脱卸口罩时,应离开脱卸其他PPE的区域,一定要在最安全的区域脱卸口罩;

④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⑤在清洁区域穿戴PPE,在规定区域脱卸PPE。不得将污染的防护用品穿戴至非工作区域和环境中,如临时休息区、宿舍、通勤车等处;

⑥当疑似口罩脱落时,立即撤离暴露现场至安全区域进行处置;

⑦戴护目镜前一定要对护目镜做防雾处理,以免使用中护目镜起雾影响操作。除雾时可用棉签在镜片上涂一层洗手液,再喷洒点手消毒液或酒精,晾干即可;

⑧脱卸防护用品的场所应通风良好;脱卸后的防护用品应及时置于医疗废物容器内;

⑨优化脱摘流程,避免因脱摘流程过于繁琐而增加感染风险。脱摘防护用品过程中虽然不需要每脱掉一件防护用品就进行一次手卫生,但当怀疑手被污染时、脱摘防护服后和摘护目镜前、摘口罩前后务必进行手卫生;

⑩工作结束时应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6、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和新冠肺炎相关感染症状监测,如发现不适,及时报告并就医排查。

最后,我们想说:科学防护是避免医护人员感染的基础。请大家务必听从专业人员的指导,科学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综合网络消息,截至月日24时,本轮新冠疫情已波及6个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突破例。本轮疫情中已有多名官员、干部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免职。

青海西宁:城西区卫生健康局局长、疾控中心主任被免职

月2日,青海西宁市城西区通报2起在疫情防控中履职不力的问题。

城西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荣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协调不力,工作衔接不畅,专业指导不够,推动落实不到位,被免去其城西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并由城西区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城西区疾控中心主任祁云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工作失职,管理失责,被免去其城西区疾控中心主任职务,并由城西区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内蒙古阿拉善:盟文旅广电局局长,旗委书记、卫健委主任、副主任被免职

0月30日,经阿拉善盟盟委研究决定,孙建军同志未能及时落实国家、自治区疫情防控有关部署要求,履职不力,推动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不到位,免去其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兼盟文物局局长职务。

0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阿拉善盟盟委书记代钦兼任额济纳旗旗委书记。陈占云同志因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尽责和落实不力,被免去额济纳旗旗委书记职务。

中共额济纳旗委员会0月23日通报称,内蒙古额济纳旗卫健委原党组书记、主任曲江辉疫情防控工作履职不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调度指挥不得当,协调不力、衔接不畅、工作失序,造成疫情防控工作进展迟缓,现已免去其党组书记、提名免去主任职务,并将由旗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现已免去其党组成员、副主任职务,并将由旗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党组成员、副主任图娜木拉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履职不到位,造成工作被动,现予以全旗通报批评,并将由旗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甘肃天水:卫健委主任、疾控中心主任被免职

天水市委组织部月日消息,经天水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免去:陈克孝同志天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共天水市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兼)职务;吴毅中同志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职务。

青海贵南:县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被免职

0月30日,青海省贵南县有关部门证实,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赵某某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免职。并由县纪委监委进一步追责问责。

0月29日,贵南县在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中发现,医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视疫情防控安排部署,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核酸检测设备损坏后不及时联系人员维修,致使关键时刻无法正常使用。

图文:王小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