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神秘之地巴丹吉林之一毫无生气的死

2022/11/23 来源:不详

巴丹吉林沙漠,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与他的两位“哥哥”相比,巴丹吉林身躯不够庞大,但个头却是最高的,它平均海拔高度在-米之间,已是高原沙漠,而它的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米,最高的达米。,必鲁图峰海拔米,垂直高度约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比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峰高出70余米。这种地貌的直接后果就是给进入沙漠内部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

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且都在东南部,而西北部则是完完全全的无人区,即使探险队都从未涉足的地方,百度百科上说:“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而中原油田物探队正是从西北部进入沙漠施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原油田物探队的足迹,是印在巴丹吉林沙漠的第一串脚印。沙漠内部没有道路,即使是“走的人多了”也照样形不成道路,一场风过后,先前动用推土机费尽千辛万苦推出来的道路,瞬间化为乌有,再有经验的老司机,在此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前进,否则不知哪个地方就有沙窝等着你,闹不好就会造成翻车大祸。

在中原油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在外劳碌奔波,不管是沙海茫茫的新疆,或是黄土漫漫的陕北,甚至是在非洲,荒原、沼泽、原始森林、高山、戈壁,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工作环境极度恶劣的地方生活,远离亲人、朋友,忍受孤独和寂寞,他们抵抗着雨打风吹的洗礼,承受着似火骄阳的炙烤,忍受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独在异乡为异客,四海为家似漂萍,乡愁与思念无以言表,这就是地质勘探队员。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辛劳,他们始终以昂扬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他们以发展中原为目标,以寻找油气为己任,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就是中原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队。在这里,我们以记者自己的视角,来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记者站4人,加上内蒙指挥部党群工作部的陈春安科长,在中原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内蒙项目组樊满仓经理的带领下,共赴额济纳旗银额盆地二维地震施工现场采访。

自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启程,火车西行公里,16个小时后到达额济纳旗。额济纳旗隶属于内蒙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端,再向西,越过巴丹吉林沙漠,就进入了新疆的哈密地区,向南是甘肃的酒泉和玉门,这里也是三省交界的不毛之地。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的额济纳旗,常住人口却仅有3.43万,境内基本上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额济纳”为土尔扈特蒙古语,意思是“先祖之地”。现在,国外一些历史研究专家认为,这里是匈奴最早的首都所在地,仅有一条街,一眼望到头的小小县城(旗)一下子提高了逼格,变得让人仰视起来。但大多数人知道额济纳旗并不是因为它是匈奴的祖地王城,而是被摄影家们称为摄影天堂的胡杨林。后续篇章我将专门谈到,在此不赘述。

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居然是一场在内地不值一提的,但对沙漠来说却是罕见大礼的一场小雪,而且这场雪一直断断续续下到了第二天的凌晨,让我们的照相机大开色戒,着实拍了不少好照片。

冒着凌冽的寒风,第二天一早5点多,当边境小城还在沉睡之中,在一片安静中,我们开始向采访的目的地—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进发了。

图文李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